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4-02-28 19:16:20
学生调查报告八篇

学生调查报告八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了解同学们迷恋网络的原因,我们才做以调查。

  调查方法:统计、观察及询问法

调查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高年级一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

3、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4、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5、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 15%的学生感到没什么感觉。

6上网的经济来源。65%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都是靠给别的同学抄作业,甚至向别人勒索 ……此处隐藏17566个字……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学生调查报告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